贾平凹说:“坏人没有羞耻,所以活得心安理得,好人规矩多,思虑过多就成了疾。过日子的秉性是:过不好,受耻笑,过好了,受嫉妒,不过是在这人间暂坐,却要历经万千沧桑。”
这番话深刻地反映出了人性中好与坏的较量,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能做恶事不心虚而有些人只能做好事而倍感压抑。
(资料图)
好人和坏人的最大区别是好人在做事时会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而坏人则只关注自己的私利。二者的行为动机迥异,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压力也不同。好人常常觉得自己必须遵循正义、谨守道德,勤俭持家,担负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而坏人则不容易有这种压力,他们常常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而不受谴责。
但是,坏人的快乐是假象,他们在征服他人的同时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良心;而好人的忧郁则是现实,他们身负家庭、社会和道义的责任,压力重重,却只能默默地承受。
好人常常陷入纠结中,他们不能像坏人那样肆无忌惮地行事,也不能放弃自己的道德标准,不然就会有内疚感和罪恶感。好人需要思虑周详,甚至过度,以至于失去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而坏人则没有这种束缚,他们不需要顾及别人的利益和感情,行事随心所欲,拥有更多自由和掌握快乐的机会。
但是,良心的呼唤是好人身上最旺盛的信仰。良心虽不可见,却能随时提醒好人“远离恶”,让好人在面对美与丑之间能做出正确选择。
做一个好人绝非易事。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我们只能看到那些太过执着、为了坚守道德舍弃幸福的好人。但是,在这场常识与人性的交锋中,好人必须靠良心的保护才能得到最终的胜利。
所以说,好人虽然容易被坏人伤害,却不会被坏人击败。因为在良心的保护下,好人永远是最强大的。
在现实中面对尖锐得多的冲突,我们也常常陷入两难选择。比如,当你的同事在工作中做出误导上级领导和损害团队利益的行为时,你是否应该揭露此事呢?或者在购物中,当商家明显夸张产品效果,诱使你消费时,你是否应该这么做?
谈及这些冲突,我想起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几个月前,我到银行办理业务时,碰到一个恶劣的工作人员。他态度傲慢,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应付我的问题。当我质疑他的服务质量时,他火冒三丈地给我一份空白表格,让我自己填写。
在我愤怒之余,内心有些纠结。我原本想给此人上交一份投诉表,但又担心可能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我开始思考,既然这个人如此无礼,那么不管我有没有投诉,他也始终不会成为一个好人。现在虽然难受了一点,但未来的我会因为不曾抵制坏人而后悔吗?答案是肯定的。
最终,我选择了投诉这个工作人员,并认真填写了一份详细的问卷。尽管事后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我感到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也给了自己良心的保佑。
当我们面对好与坏、善与恶的冲突时,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勇气来展现出某种崇高的品德,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更深层次和高度的价值。无论是做一个好人,还是做一个坏人,在这漫长的人生中,即使生死之间再大的困,我们都应该活得像个好人。
不管做好事还是坏事,总会有人来评头论足、认定你是怎样怎样的人。这种评论或许能激发你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但更可能扼杀掉你的每一次试错机会,从而成为一种思维套路。我们应该多思考于自己的肌理和哲思,强调装备自己所需之所有,了解当下社会对事物的变化、状态、走势等等,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遥遥领先。
在一个外在复杂内在纷繁的世界里,坏人并非没有羞耻,好人也并非永远处于困境。学会做一个好人,内心因此得以坦然且自由,在短暂的人间暂坐期间历经万千沧桑,也会有另一番心安理得的感悟。
Copyright 2015-2022 每日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