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1月16日发表题为《通货膨胀离结束还很遥远》的文章,作者是日本立正大学教授北村行伸。全文摘编如下:
2022年以来,经济政策负责人和经济学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目前的通货膨胀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会达到什么水平。本文对此次通货膨胀的来历、与以往通货膨胀的不同以及今后的走势进行了思考。
(资料图片)
首先,本次通货膨胀的特点是油价和小麦价格上涨。虽然过去经历过两次石油危机,但那时候油价上涨是因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等石油垄断组织单方面决定上调油价而引发的。而与此相反,本次油价上涨反映了国际商品市场的价格上涨。
小麦等粮食的国际价格,目前也跟原油一样正在稳定下来,但截至2022年5月价格曾一度暴涨。
不仅进口商品价格上涨,2021年1月1美元兑换103日元的汇率,在2022年10月一度跌至150日元以上,导致输入性通货膨胀加剧。
接下来大致看看日本国内企业的价格调整模式。
2022年4月有相当多的企业决定涨价,之后在10月又有很多企业尤其针对加工食品进行了涨价。之后个别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还在持续上涨。最初是从生产成本中原材料等价格直接上涨的产品开始涨价,接着出现了伴随生产所需各种经费(水电费、运输费、人工费等)飙升而来的第二次涨价,最终应该会延续到第三次涨价,目的是调整价格体系中的相对价格。
这个调整恐怕需要历时几年时间。顺便一提,1973年石油危机发生时,曾经花了4年多时间来进行调整。当然,通胀压力应该会逐渐降低。2022年4月开始涨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如果仅限于有限范围再度涨价,那么到2023年4月至5月,通货膨胀率本身可能会达到顶峰。
即使本次通货膨胀率达到顶峰,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也只能维持在2%至3%左右。如果考虑到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和环境问题,还有可能会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
接下来思考一下通货膨胀与工资的关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针对春季劳资谈判向经济界提出的要求中,包含了加薪幅度高于通货膨胀率这一项。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地说,如果发生了通货膨胀,而工资不上涨,那么劳动者的购买力就会下降,生活水平也会降低,因此这种情况是应该要避免的。
很多企业会同意提高工资以适应通货膨胀率的上升。问题是那能持续下去吗?
从显示过去65年实际经济增长率、消费者物价上涨率、工资上涨率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几个特征。
第一,日本经济以1995年为界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40年是从经济高速增长期到泡沫经济崩溃的期间。在实际经济增长5%至10%的情况下,工资也以等同或更高幅度上涨。
后面的25年,是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工资上涨率都停滞在零附近的时期。每当诸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20年以后的新冠疫情等冲击发生时,经济增长率就会降到0以下,物价也从通货膨胀变成通货紧缩,工资也经常出现负增长。
第二,将工资增长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后的实际工资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会发现两者联动性非常明显,只有实际经济出现增长,实际工资才会上涨。
虽然我认为本次通货膨胀不会带来足以改变日本经济结构的冲击,但只要不摆脱过去25年的低增长陷阱,就不会有光明的前景。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日本必须创造出能够在世界上通用,进而带动世界发展的商业模式。经济政策的中心不是货币和财政政策,政府应致力于构建能让民间部门充满活力、能让人们享受生活的新经济体系。(编译/刘洁秋)
Copyright 2015-2022 每日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